錦江區龍舟東巷19號院,外觀似一個才建起不久的商住小區,環境整潔,各種基礎設施齊全。你怎麼都猜不出來,院里的房子其實建於上個世紀90年代……這樣的改變源於民生工程的實施,源於我市對老舊院落的改造提升工程。
  老舊院落改造是我市2013年民生工程之一。許多老舊小區、“三無院落”(無門衛、無物業管理、無管理組織)經過一番整治改造,舊貌換新顏。去年,我市完成了630個老舊院落的改造提升任務,惠及群眾10萬餘戶,30萬餘人。
  點位1
  河濱佳苑
  標簽:
  硬件提升典型
  受益者:
  252戶居民
  改造亮點:
  8個探頭覆蓋全院落
  位於龍舟東巷19號的河濱佳苑,是龍舟路街道河濱社區打造的7個精品院落之一。昨日下午,記者來到現場,發現這裡環境整潔,各種基礎設施齊全,完全看不出是上個世紀90年代建成的老院落。“現在小區環境也好,車子也有地方停,最主要是有人巡邏,治安好了很多。”住戶張阿姨非常滿意。
  以前:院內電瓶車多次被盜
  河濱社區黨委書記周繼國告訴記者,河濱佳苑一共有252戶居民,從前這裡的基礎設施很差,治安環境也不好,整個院落就一個門衛,治安保障的能力十分有限,“沒改造整治之前,這裡發生過多起電瓶車被盜案件,還有人醉酒打架傷人,治安情況不怎麼理想。”周繼國說,那時由於管理能力有限,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。
  現在:2013年無一起盜搶案件
  而今,河濱佳苑安保設施令人放心。記者看到,整個院落一共有8個視頻監控探頭,可以實現整個院落的全覆蓋。“門衛只需查看電腦視頻,就能實時監控院落里的每個角落。除了監控,防盜傘和滅火器等設施也一應俱全,院落里的消防通道也暢通無阻。”周繼國說。
  在此基礎上,院落還成立了志願者隊伍,負責和門衛一起,對院落及周邊環境進行巡邏。這個隊伍目前已註冊37人,參與人數還在不斷增加。除此之外,院落和轄區派出所也保持著密切的聯絡,尤其是每周三派出所民警會主動來到院里,對治安防範進行指點……因為這些努力,2013年,院落沒有發生過一起盜搶之類的刑事案件。
  “我們的總原則就是群策群防、鄰裡相守,尤其是治安防範上,需要大家共同出力、共同維護,這樣才能把院落打造得更放心、更舒適。”周繼國說。
  畫外音:硬件提升是老舊院落改造後的直觀成果。我市在改造提升的過程中,在硬件方面進行了違建拆除、平整路面、規範機動車和非動車停放、增加安防系統、新建健身休息活動空間的工程,讓居民們住得舒心。
  點位2
  萬興街3號院
  標簽:
  軟件提升典型
  受益者:
  346戶800餘人
  改造亮點:
  有了居民自治組織、人防物防技防措施
  “你好,請登記!”記者昨日來到萬興街3號院,剛一進入小區就被門衛師傅給“揪”了出來,要求按外來人員進出制度登記。“這是小區經過整治後,人防環節最關鍵的一步。嚴格的24小時門衛制度,是我們的第一道安全崗。”門衛師傅笑著解釋。據瞭解,“人防”僅為該院落改造後,系列管理措施的其中一項。
  以前:
  無主管單位 無管理組織
  萬興街3號院,這個建於上個世紀90年代的老舊居民院落,居住著346戶800餘人。門衛師傅告訴記者,以前這裡沒有物管、沒有門衛,外來閑雜人員隨意進出,由此帶來了許多治安問題。
  “‘三無院落’改造前,這個院子可不是現在的樣子。”居民自治小組組長王阿姨也向記者介紹,346戶居民中,外來流動人員租住戶占到一半。因為沒有主管單位、沒有管理組織,院內時常發生盜竊、治安案件。
  現在:
  居民自治小組調解糾紛
  去年以來,萬興街3號院迎來了一次大的變革。在老舊院落整治工作中,按照成華區統一齣台的《老舊院落綜合整治標準規範》要求,院落全面完善了人防、技防、物防和消防措施,強化了門衛值守,並全部安裝了電子監控系統。“現在基本沒發生過入室盜竊、電瓶車丟失之類的事情了。”王阿姨說。
  政府的持續投入,讓老院落的安保設施上了一個大臺階,也為院落居民開展自我管理創造了條件。如今,這個原來的“三無院落”有了居民自治組織,有了完善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。居民劉婆婆滿意地告訴記者,自從有了居民自治小組,鄰裡糾紛、家庭矛盾就有了及時解決的渠道,“一旦院子里出現糾紛矛盾,居民自治小組就會及時上門調解,將問題在最初階段予以解決。”
  畫外音:老舊院落的改造不僅需要硬件的提升,軟件提升同樣重要。在軟件建設方面,我市在老舊院落改造的過程中,加快組建自治小組,組織開展美化家園、清潔環境、鄰裡互助等參與式活動,促進了院落環境秩序長期整潔有序。
  成都晚報記者 田程晨 攝影報道  (原標題:630個老舊院落變臉 30萬餘成都人受益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y59oywpt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